與 Asian Business Resource Group業務資源小組 的對話

個人故事證明了挑戰與勝利
AABRG AABRG AABRG

身為亞裔美國人意味著什麼?以移民身份長大?回「家」只是覺得您真的不屬於這裡了?

這些由 Asian Business Resource Group 成員分享的故事展示了適應力強的 UPS 員工的見解,並回顧多元、平等 與包容如何塑型了我們的生活。

Esther Joung

Global Business Services 的工業工程主管 - 佐治亞州亞特蘭大

我出生在韓國首爾,10 歲時移民美國。和許多移民一樣,我父母從事了好幾份工作,只是為了能解決溫飽問題。其中有一份工作是夜裡在 UPS 總部當清潔工。我回想起當時有被總部吸引住,但是沒有動力去分享一些責任並幫助我的父母清潔大樓。那是一份漫長又費力的工作,尤其是對青少年而言。

十年後,我發現自己在我父母曾經工作過的同一座 UPS 大樓內接受專家職位面試。結果我收到了 UPS 和 The Home Depot 的工作聘書。在諮詢過我父親後,他建議我加入 UPS。如今,我是 GBS I.E. 團隊的主管,而且我很喜歡我的工作。

幾週前,我父親突然因為心臟病去世,如果沒有他的話,我都不會在 UPS 工作。我把這個故事獻給我的父親和我的家人。UPS 是如此優秀的公司,我很感激我父親推動我加入這個組織。我決心要讓我父親和 UPS 為我自豪。

Amelia Laytham

Digital Access Acceleration 資深經理 - 佐治亞州阿法樂特

長大過程中,我從身在傳統亞洲家庭中所學到的一件事情就是,不要談論任何人的病史。在我們的文化中,除非你真的要死了,否則不會去看醫生。當你去看醫生時,你也不會跟別人說。

直到我邁入 40 歲幾個月後,我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,然後才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。我缺乏相關知識,對家人的病史也一無所知。結果是,我有個姨媽在年輕的時候因乳腺癌而去世。這種癌症有太多的變種,每種都需要特定的治療組合。我希望我知道她患的是哪種類型,她又是怎麼發現的,她的癌症階段和等級,以及她的治療。

知道這些事情能幫助我更好地做好身心準備。當我接受治療時,我盡可能多地跟我的兩個孩子分享治療過程。我希望他們永遠不要承受我所經歷之事。如果他們也有此遭遇,他們會知道該期待什麼,也可能就不會感到這麼絕望。我也在社交媒體上公開分享了我作為乳腺癌倖存者的旅程。

我想要改變下一代人的這種心態。我希望亞裔社區的其他人士可以從我的經歷中學到些什麼,知道他們可以討論會影響我們所有人的真正問題,並知道他們並不孤單。

Noy Bozarth

UPS 基金會資深經理 - 佐治亞州亞特蘭大

我的家人從老撾穿越洶湧的湄公河逃離越南戰爭,進入泰國的一個難民營,希望某一天能夠回到老撾。

等了五年後,我父母決定在美國重新定居。我們在 1979 年 12 月抵達佛羅里達州,當時我 12 歲。作為四個孩子裡的老大,我負責快速學好英語。我不僅要擔任翻譯員,還要照顧我的兄弟姐妹及解決其他家庭需求。我真的沒有身為孩子的時間。

我逃避的一種方式就是結婚。生活總是充滿奮斗,直到在 UPS 工作之後,我才想到要接受高等教育。我在快 40 歲時取得我的本科學位,同時還是個全職媽媽並繼續工作,正是在 UPS 的支援下我才能實現這個夢想。

我渴望分享我的奮鬥經歷,並鼓勵年輕一代在他們的教育中要保持積極性,胸懷大志。我目前與幾個支援高等教育計劃的非營利性組織合作。

Rajesh Kurup

UPS Capital 資深經理 - 佐治亞州亞特蘭大

我父親在 1965 年移民美國,那時他剛從醫學院畢業。當我們抵達弗吉尼亞州里士滿時,我們是這座 40 萬人的城市中第三個印度人家庭。我父親是當地一家白人醫院的第一位有色人種醫生,打破了種族隔離期間我們鎮上的膚色壁壘。

對於我的家庭和其他印度人家庭而言,我們真的不知道我們的「地位」。我們只知道我們不是標準定義下的「美國人」。我們看起來跟任何其他人都不一樣,我們不去教堂,我們有著滑稽的名字,而且我們吃的東西也不一樣。

多年以來,我們打造了自己的強大且充滿活力的社區。我們翻看了電話簿以找到常見的印度姓氏,並邀請陌生人共進晚餐。這些陌生人成為我們的新家人。我們開始每個月在彼此家中聚會,以崇敬和慶祝我們的文化。

作為孩子,我們得弄清楚該接受什麼,該拒絕什麼。當你母親穿著紗麗服參加野外活動時,該怎麼辦?你是反擊他人的取笑、保持沉默,還是背叛你家庭的文化?

我們創辦的小社區變得越來越大。我們已經長大到不用在地下室做禮拜了。我們選擇嘗試並影響我們身邊的世界。

我父親成為他所在醫院的辦公室主任,隨後參與里士滿當地的政治活動。我們幫助在那裡建起了第一座印度教寺廟。作為孩子,我們都以雙重身份為榮。對我而言,這是多元文化與多樣性的美麗之處。我用很多視角,而且經常是同時,去理解這個世界與美國。

現在,美國人在外觀和說話上都有所不同。美國人已不必在星期日去教堂或在家中說英語。美國人可以穿牛仔褲或紗麗服,也可以吃熱狗或咖喱雞。

我的同事可以接受我有非傳統的姓名並且說話不帶口音。我的女兒和她那一代人對他們的雙重身份已不會產生心理障礙。她有各種背景的朋友。她和她那一代人都刻劃了自己的獨特身份,而這種身份融合了多種文化。她們學會了要平等地認識、珍惜和包容一切。

匿名

銷售部客戶主任 - 康涅狄格州諾瓦克

我在 10 歲時來到美國。我母親告訴我,「我們要去一個更好的國家,去過更好的生活。」我無法理解為什麼我得離開我的朋友和我的家。韓國有什麼不好的?

我努力學習新的語言,並努力在學校不落後,但很難。午餐簡直就是地獄。我母親經常為我準備 kimbop(一種韓國壽司卷),而孩子們會過來盯著我的食物,取笑我午餐吃什麼壽司。我懇求我母親讓我像其他人一樣在學校買午餐,但那時候這對我們來說太貴了。

我在全校裡都有朋友,但是總有小朋友會取笑我的名字、我的口音、我的眼睛以及我的整體面相。我仍清楚地記著,有個孩子真問過我是不是臉上被煎鍋砸過,因為我的臉很平。

在高中時有個女孩不斷用種族歧視的語言斥責我時,我就抓狂了。我一下就跳了出來,然後我們就打了一架。我母親真的非常擔心我,把我送回韓國跟我祖母一起生活。而我回到韓國時,又覺得自己也不屬於
這裡。我沒有朋友,他們看我就像看個外人一樣,因為我
太美國化了。

現在我有了一個快要上幼稚園的女兒,這也成了我最大的擔憂。我不想她像我一樣為她的身分而困擾。我想為她提供更好的生活,並教會她要保護好自己。與眾不同並沒什麼問題。

UPS 很自豪能成為一家以人為本的公司,並重視我們員工的日常現實。請閱讀下方更多認識與讚美亞裔與太平洋島民傳統之故事。

相關故事

Powered by Translations.com GlobalLink OneLink Software